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优质思政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11月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校区教学楼502教室开展思政公开课教学活动,本次公开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明明担任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李响及马克思主义学院7位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陈明明老师的课堂以“提到中国,你会想到什么?”拉开序幕,并将课堂提问与课前问卷调查相结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精神”。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写下了自己心目中祖国的最突出元素,课堂氛围热烈。

本次公开课,陈明明老师讲授的内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围绕主题“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设计了三大授课内容:何为中国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怎样弘扬中国精神。
课下,陈明明老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同学们布置了调查和微课学习环节,使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课上,陈老师在问题导入后,通过中华优秀传统学问中的经典故事与语录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使同学们了解了中国精神的“根”与“脉”,接下来通过让同学们举例子的形式深入学习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最后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们讨论“青年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同学们积极思考,结合自身实际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陈明明老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了“请同学们就‘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的内容撰写反思日记”的课后作业。
陈明明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课前有效预习、课上积极参与学习、课后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从而打通“学”“思”渠道。同时注重课上课下相结合、理论常识讲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公开课活动,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助于更好的发挥思政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为思政课程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
撰稿:贾想、陈明明
审核:徐曼、洪沆、赵晓光